观光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以观赏和游览自然风光、名胜古迹等为主要目的旅游产品。观光旅游产品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山水风光、城市景观、名胜古迹、国家公园、主题公园 及森林海洋等旅游产品。 观光旅游产品的层次最浅,其与旅游者的关系是分离的,缺少深层互动,持续的时间比较短,属于走马观花。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,旅游已不仅仅局限于走马观花,更多地开始聚焦于“旅游+文化+科技+康养”等运作模式不断发展和升级。那么观光式旅游如何改变呢?
其一,度假式深度体验游, 来自于国人心灵的需求是促进乡村旅游萌发的本源。城市人群开始厌倦千篇一律的生活,人们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纠结,在焦虑感与温情体验间的徘徊,就给了当今旅游市场巨大的机会,建立在车轮和高铁时代的生活方式又拓展了人们活动的范围。观光旅游产品是一种传统旅游产品,其构成了现代旅游产品的主体部分。近年衍生的游居、野行、居游、轻建设、场景时代等原创新概念,逐步让观光式旅游过渡为度假式深度体验游。丰富的乡村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,为民宿游创造了诱人的大市场。
其二,注重交互体验的沉浸式旅游。 沉浸式体验旅游演出,首先是打破了原来传统剧场的规则,重新定义了观众与表演者的关系,注重创意(故事的创意、观演关系的创意、新技术的创意应用等),利用情境、沉浸、角色、气氛、情节、节奏的设计来让观众融入故事本身当中来。除了听觉、视觉上的享受外,触觉、嗅觉、味觉多立体互动体验带给人们五位一体的超级感受。这种全方位的身临其境的观剧体验,是一种充分结合了技术手段的前沿艺术呈现形式。优秀的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,往往需要做足功课,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度挖掘,摆脱浮夸表演,让演出过程和内容呈现能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游客的行程中。
总之,旅游业的发展需遵循一个原理,那就是——内容永远是“1”,技术手段是后面的“0”。不论旅游形态如何变化,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技术如何迭代升级,旅游的本质依托“优质的内容”,这一点很难被颠覆。